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被誉为“扬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誉。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扬州环境宜人,景色秀丽,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
特色小吃有: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野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子、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四喜汤团、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籽饺面、笋肉馄饨。
炝虎尾
简介
炝虎尾,是扬州、淮阴地区的一款传统名菜。它是用鳝鱼尾背一段净肉,经开水稍汆加浓计调味拌制而成,因其形似虎尾,故名。鳝鱼通称黄鳝,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将它列为鱼中上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历代一些著名中医常用以治病补身。在夏季食用功效更显著,曾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用黄鳝制作菜肴,据说始于汉朝,到唐宋以后,较为盛行。江苏淮扬地区较早开始制作鳝鱼菜肴,烹调经验丰富,许多中外顾客在当地品尝这道历史名菜后,对其滋味之鲜美,均赞不绝口。
做法
活小黄鳝 1000克 大蒜 25克
香菜 50克 香油 50克
咪精 10克 上等酱油 50克
镇江香醋 25克 胡椒粉 2.5克
鸡清汤 50克 精盐 10克
葱 10克 姜 10克
做法:
1.取铁锅(或铝桶)一个,倒入清水,上火烧开,加入葱、姜(拍松)、精盐、米醋15克,将鳝鱼全部下锅,盖严,以防鳝鱼蹿出,待烫死后,揭开锅盖,用手勺将鳝鱼轻轻地搅动,以除鳝鱼身上的粘液,再冲入一些凉水,转至微火上略烧片刻,捞出鳝鱼,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鳝鱼逐条放在案板上,左手捏住头,右手持竹刀从鳝鱼的鳃部插进,划至肛门处,再用竹刀贴脊背骨插入一半深,划至尾部,随手将鱼翻身,划下三棱骨,去掉内脏,将鱼肉以尾为齐码好,用刀在离鳝鱼尾7.5厘米处齐刀切下,整齐地放在盘内(此菜只选用鳝鱼尾)。
2.取小调料碗一个,内放鸡清汤、味精、上等酱油、镇江香醋10克、胡椒粉,用筷子调匀成汁液,将大蒜洗净后切成细米,香菜择洗干净后,消毒备用。
3.取锅上火,倒入清水烧开,下入鳝尾肉烫透,捞出控干水分,整齐地码在盘内,浇上已对好的汁液,中间放上蒜末,另取小锅上火,倒入香油,烧至八成热,浇在蒜末上,香菜围于盘边,即可上席。
贴士:
1.氽烫鳝鱼放盐是使鳝鱼肉不裂开,放米醋是使鳝鱼肉发松、发亮,并有除腥味的作用,根据多年的实践,一般5公斤活鳝鱼放50克盐、100克米醋。
2.划鳝鱼有单背和双背之分,划单背,即在划脊背骨时,每刀必划到底。划双背,即在划脊骨时,一刀不划到底,而是最后一刀划到底,使脊背肉两侧连住成条状。
蜜汁火方
简介
蜜汁火方,为江苏省苏州地区汉族传统名撰。与扬州“清汤火方”合称“南北二方”,(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蜜腿的制法:“取好火腿连皮切大方块,用蜜酒煨及烂,最佳……余在尹文端公(即江苏巡抚尹继善)苏州公馆吃过一次,其香隔户便至,甘鲜异常,此后不能再遇此尤物矣。”可见蜜汁火方与清代的蜜火腿有一定渊源。
做法
主料:金华火腿(500克)
辅料:莲子(50克) 松子仁(25克)
调料:蜂蜜(50克) 猪油(炼制)(70克) 糖桂花(3克) 冰糖(80克) 淀粉(蚕豆)(15克)
1. 将南腿(金华火腿)修成大方块,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剞小方块,深度至肥膘一半;
2. 皮朝下放碗中,加入清水(水没南腿),上笼蒸约2 小时30 分钟取出,滗去汤汁;
3. 然后,再加冰糖、淡清汤90毫升,上笼蒸约1 小时取出;
4. 放入白糖莲子再上笼蒸30 分钟,取出滗去卤汁,合入同一盘中;
5. 将锅置旺火上,舀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松子仁炸至呈金黄色时,取出待用;
6. 将锅置旺火上,倒入卤汁,加蜂蜜烧沸,用水淀粉勾芡,放入糖桂花搅和,浇在火方上面,再撒上松子仁即成。
1. 南腿即金华火腿,宜选上方,用旺火将皮烧糊,入清水中刮洗干净,再下汤锅中煮一开,然后烹如上法,则皮酥可口,若火腿存放己久,外皮干硬,则必须用此法泡制。
2.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熟猪油200克。
千层油糕
简介
千层油糕,是江苏省扬州市著名汉族小吃,以清肥慢长起酵法,绵软甜嫩,层次清晰。菱形块,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绵软而嫩,甜腻适口。
历史文化
据传,扬州千层油糕系福建人高乃超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晚清年间,扬州可可居名厨高乃超在前人制糕的基础上,根据发酵的原理,首创了千层糕呈菱形方块,芙蓉色,半透明,整块油糕共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糕面布以红绿丝,观之清新悦目,食之绵软嫩甜。1983年,扬州特一级点心师董德安以此参加全国烹饪大赛,技惊四座,获全国最佳点心师称号。
做法
食材:
上白面粉650克、酵种500克、生猪板油300克、白砂糖800克、甜红瓜丝35克 食碱5克 熟猪油150克。
做法:
1.将猪板油去膜,切成8毫米见方的丁,用白砂糖(150克)拌匀,腌3天制成糖板油丁。
2.用沸水50克化开食碱,加入酵种,揉匀后摘成核桃大小的块。将面粉(500克)放案板上,中间扒窝,一面徐徐倒入20℃左右的温水450克,一面将酵种块与面粉搋揉成生面筋状,当可拉成韧性较强的长条时,再揉成面团,静置10分钟左右。取面粉(50克)撒在案板上,放上面团,翻滚几下,待面团不粘手时,用擀面杖轻轻擀成长约2米、宽约33厘米、厚约3毫米的长方形面皮,边擀边撒面粉(100克),防止沾粘。然后在面皮上涂抹一层熟猪油,均匀地撒上白砂糖(650克),再铺上糖板油丁,然后自右向左卷叠成16层的长条形,用两手托起将其轻轻翻身,横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轻轻压一遍(防止擀时脱层),再用擀面杖自面团中心压向四边,边压边擀成长约1米、宽约27厘米的长方形,再将左右两端各折回一点压紧(以防止蒸时漏出糖油),对叠折回后,用擀面杖轻轻压成边长33厘米的正方形油糕坯(每折16层,共为64层)。
3.取直径约47厘米的蒸笼一只,垫上湿布,两手捧入糕坯并平糕面,均匀地撒上红瓜丝,盖上笼盖,置旺火沸水锅上蒸约45分钟,将千层油糕端出,倒竹席上晾凉,用刀修齐四边,切成相等的40块菱形糕。食时再上笼复蒸。产品特点:糕呈半透明状,色彩美观,绵软甜润,层次清晰。
翡翠烧麦
简介
翡翠烧麦,是扬州名吃,皮薄似纸,馅心碧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色感口感俱佳,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用各种绿色菜叶为馅料调制而成,口味有甜味的,有咸味的,蒸熟后馅心透过薄皮色如碧玉故名。烧麦通常的馅心用糯米熟烩制成馅,呈棕红色,颗颗分清、犹如麦粒,北方人称之为“烧麦”,又因点心口朝上,收拢而逢松,江南人称为“鬼蓬头”。
做法
用料
糯米100克
小麦面粉100克
辅料
菠菜300克
调料
色拉油5克
食盐1克
蚝油少许
水少许
做法:
1.糯米先泡水四个小时
2.将糯米沥干水分 ,再倒入少许蚝油
3.搅拌均匀后,上蒸锅,蒸20分钟
4.糯米从锅中取出来即是烧麦馅料
5.菠菜洗净,老叶,黄叶全不要
6.放入加入5克油,和1克盐的开水中焯开
7.再将菠菜沥尽水份倒入冷水中
8.用榨汁机榨成菠菜汁
9.菠菜汁取50克,加入100克面粉
10.用筷子搅拌均匀
11.擀成面片,再切成圆形(或者擀成一个一个的剂子,再压成圆形)
12.加入糯米馅料,包成烧麦。上锅蒸8-10分钟即可
烹饪技巧
1、蚝油是用来调味的,如果没有,可以加生抽,老抽,白糖即可。
2、烧麦皮最好薄一些,这样即容易熟,又比较好吃。
3、菠菜汁加入面粉可以稍醒一会儿,这样面团比较好揉。
红烧狮子头
简介
红烧狮子头,又称四喜丸子,是扬州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菜之一,由四个色泽金黄、香味四溢、形态栩栩如生的丸子组成,寓意人生福、禄、寿、喜,常用于喜宴、寿宴等宴席中的压轴菜,以取其吉祥之意。
红烧狮子头,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鲜艳的色彩加上扑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动食欲,醇香味浓的肉块与汁液,是令人无法抵挡的顶级美味。
狮子头要柔软好吃,肉最好自己剁,另一个重点是在容器上,要细火慢炖,以砂锅为最佳,己故国画大师张大千传授夫人的一道拿手好菜就是“红烧狮子头”,大千先生的作法是,十分瘦肉,三分肥肉,细切粗斩,大小要如米粒,不能剁太细,让肉质间保持缝隙,才能含汁。
历史文化
源于唐朝
据传“四喜丸子”始创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各地学子纷纷涌至京城,其中就有张九龄。结果出来,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得头榜,皇帝赏识张九龄的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的家乡正遭水灾,父母背井离乡,不知音信。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将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让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菜端上来一看,是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询问菜的含意,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圆,老爷头榜题名;二圆,成家完婚;三圆,做了乘龙快婿;四圆,合家团圆。”张九龄听了哈哈大笑,连连称赞,说:“‘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从那以后,逢有结婚等重大喜庆之事,宴席上必备此菜。
源于慈禧
传说四喜丸子还与慈禧有密切关系。1901年,清廷与八国联军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决定返回北京。路经河南时,她降旨要品尝河南特色菜。当地官员就让厨师献上了一道“四季丸子”,取其代表一年四季圆圆满满之意。“老佛爷”对这道菜十分满意,连声赞曰:“味道不错。”当地官员盼着慈禧一行能顺利路过,谁知却发生了意想不道的事情。
原来慈禧这一行随行数千人,车辆上千辆,从西安逃难而回,本来是丢人的事,她却要摆谱,沿途要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闹得民不聊生。更可气的是,慈禧车队路过时,还要“鸡入笼,狗上绳,牛羊入圈人禁行”。一位厨师在做四季丸子时就解恨地说:“炸死这个祸国殃民的慈禧!”有人接茬说:“慈禧心狠手辣,就应叫她完止!”但当时咒骂“老佛爷”是灭族之罪呀。于是人们就用慈禧二字的谐音,把炸慈禧改叫“炸四喜”,把“慈禧完止”改叫“四喜丸子”。
桂花糖藕粥
简介
桂花糖藕粥,是江苏名吃,将糯米在清水中淘洗干净备用。藕洗净去节,用刀切成段,刨成浆,去渣留汁。将藕汁和糯米一起倒入锅内并酌情加清水,煮熟后加入白糖和桂花酱,再煮沸即可食用。
做法
原料:糯米200克,嫩藕2节,白糖250克,桂花酱少许。
做法:将糯米在清水中淘洗干净备用。藕洗净去节,用刀切成段,刨成浆,去渣留汁。将藕汁和糯米一起倒入锅内并酌情加清水,煮熟后加入白糖和桂花酱,再煮沸即可食用。
扬州牛皮糖
简介
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口味香甜,外层芝麻均匀,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味香,细嚼不粘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扬州食品生产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们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
牛皮糖具有金黄透明,有弹性、粘性,不发硬的特点,它以白砂糖、白芝麻、淀粉、花生等为原料,制作出了花生牛皮糖、松子牛皮糖、原味牛皮糖、草莓牛皮糖、山楂牛皮糖、橙子牛皮糖等多种口味,成为震远同“茶食四珍”中的一道。
历史文化
牛皮糖,扬州休闲文化的缩影。它是清朝康乾年间扬州经济发展的一个写照。那时,扬州已成为中国盐运和漕运的中心,达官贵人、风流才子云集扬州。其中牛皮糖在众多小吃中因越嚼越有劲而备受人们喜欢,被称之为“扬州一绝”。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据较早生产牛皮糖的“绿叶”公司负责人杜大顺说,上世纪70年代起,经过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
做法
材料
主料:芝麻(100克)
辅料:桂花(10克) 小麦面粉(200克)
调料:白砂糖(500克)猪油(炼制)(100克)蜂蜜(600克)
工艺
1.将面粉放入容器中,取冷水700克,逐渐加入面粉中。边加入边用铲搅拌,调制成粉浆,不得有面渣。
2.将白砂糖和1/3的猪油入锅,加250克水煮沸,然后倒入粉浆一同熬煮。大约过半个多小时,浓度为薄浆糊状时,加入饴糖继续熬煮。1小时后,加入剩余的猪油,继续熬约30分钟。然后拌入桂花,搅拌均匀后,端锅离火。整个过程要不断铲拌。
3.在铁盘中铺一层芝麻,将糖浆倒在芝麻上面,并在糖浆上面撒一层芝麻。待其稍凉后(一般冬季半小时,夏季约1小时)。用擀面杖压成厚约0.8厘米的薄片,切成长条,再切成块。
瓜姜鱼丝
简介
瓜姜鱼丝,是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名菜,它同“瓜姜肉丝”一样是夏令季节的名菜。它以青鱼或鳜鱼作主料,配以酱瓜、酱姜等辅料制成,鲜咸入味。
历史文化
清代的一些文人雅士对其十分推崇。清代名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介绍了当时一些官府吃鲟鱼重用瓜、姜的烹调方法。他说:“尹文端公自夸治鲟鳇最佳,然煨之太熟,颇嫌重浊。惟在苏州唐氏吃炒鳇鱼片甚佳,其法,切片油炮,加绍酒、秋油(秋油,又名母油。以黄豆为原料,略加面粉,在大伏天中经水煮熟,发酵。然后加烧开的盐水,一起放在缸里,置露天,经日晒三伏,晴则夜露,至深秋酿成的优质酱油),滚三十次,下水再滚,起锅加作料,重用瓜姜、葱花。”到清末民初,江苏各地也盛行制作“瓜姜鱼丝”、”瓜姜子鸡”等菜肴。
做法
主要原料:青鱼(600克) 酱姜(25克) 酱黄瓜(25克) 鸡蛋(70克)。
调料:黄酒(15克) 大葱(1克) 盐(2克) 味精(1克) 猪油(炼制)(75克) 淀粉(豌豆)(5克) 香油(5克)。
1.将鱼宰杀,去鳞,去鳃,去内脏,洗净,斩去头和尾,去皮,去骨,切成鱼丝。酱瓜酱姜切成丝。
2.将鱼丝放入碗内,加鸡蛋清,精盐,味精,绍酒,干淀粉拌和上浆。
3.炒锅上火,用油滑锅后下油,烧至五成热,将鱼丝下锅滑熟取出,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稍煸 ,加鲜汤50克,放盐,味精,烧开后用湿淀勾芡,放入鱼丝和瓜姜丝炒和,颠翻几下,淋上麻油,出锅装盘即成。
扬州煮干丝
简介
扬州煮干丝是一道江苏的汉族名菜,属于淮扬菜系。它色泽美观,干丝洁白,质地绵软,汤汁浓厚,味鲜可口,并且具有滋补作用。
历史文化
据说此菜的来历与清乾隆皇帝有关。一次乾隆到扬州,当地官员聘请许多名厨为乾隆制菜,其中有款菜叫“九丝汤”,是用豆腐干丝和火腿丝等加鸡汤烩制而成,其味异常鲜美,尤其是于丝切得细,经过鸡汤烩煮后吸进了各种鲜味,吃口特别鲜美。于是“扬州煮千丝”就闻名全国,后来就不再称“九丝汤”而概以“煮干丝”代替了;用鸡丝、火腿丝加干丝制作的称“鸡火干丝”,用开洋(即虾米)加干丝制作的称“开洋干丝”,用虾仁制作的称“虾仁干丝”等。许多国外来宾品尝后,都赞不绝口,称它为“东亚名肴”。
做法
黄豆制成的白色豆腐干400克,熟鸡丝、熟猪油各50克,熟火腿丝、开洋、豌豆苗各25克, 精盐2.5克,绍酒10克,味精1克,鸡汤、肉汤(或肉骨汤)各250克。
1、将豆腐干先批成厚约0.15厘米的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入盛器,加沸水和少量盐浸泡两次, 清水过清,捞出沥干,以除去豆腥味,使干丝软韧色白。开洋洗净,放在小碗内加酒,上笼或入锅隔水蒸透。
2、炒锅烧热,放熟猪油40克,加鸡汤和肉汤,下干丝、开洋,旺火烧沸,加精盐、绍酒,移小火上烩煮10分钟,使干丝涨胖,吸足鲜味。出锅前再用旺火烧开,下豆亩,放味精,淋熟猪油10克,将干丝连汤倒在汤盆里,撒上鸡丝和火腿丝,豆苗放四周即成。
小贴士:
1. 选用黄豆制做的白色方豆腐干,切成细丝后,放入沸水浸烫,并用竹筷轻轻拨散,以防粘在一起,沥去水后,再用沸水浸烫2 次,每次约2 分钟,捞出后,挤去黄泔水的苦味,放入碗中待用。不要为了省事,减少步骤。注意豆腐干内部不能起小孔。
2. 此莱讲究刀工,需有娴熟扎实的基本功。将豆腐干片成0.05 厘米厚的薄片后,再切成火柴梗粗细的细丝。
扬州炒饭
简介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扬州经典的汉族小吃。原流传于当地民间,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柔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欧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扬州风味菜馆,也纷纷挂牌售此美食,颇受欢迎。
扬州的蛋炒饭,风味各异,品种繁多,有“清蛋炒饭”、“金裹银蛋炒饭”、“月牙蛋炒饭”、“虾仁蛋炒饭”、“火腿蛋炒饭”、“三鲜蛋炒饭”、“什锦蛋炒饭”等等。
扬州蛋炒饭,从其选料上看,主料是用上等白籼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干净,略浸后下锅煮至熟透,无硬心,粒粒松散,松硬有度为宜。炒饭时要防止焦糊。烹调时,将辅料炒成带卤汁的浇头,卤汁中加些酱油称之为(牙色炒),不加酱油称之为(白炒),盛装上席又用名瓷,有道是“美食又美器”。
做法
原料:
米饭(蒸)1000克,鸡蛋500克,鸡肉40克,火腿50克,虾仁5克,干贝15克,香菇(鲜)25克,鸭肫30克,海参(水浸)25克,冬笋25克,豌豆25克,鸡脯肉50克,黄酒15克,小葱15克,猪油(炼制)50克,盐20克。
制作方法:
1.虾仁洗净,加入适量蛋清、淀粉、清水搅匀上浆。
2.干贝用水浸泡,洗净,备用。香菇去蒂,洗净。鸭肫洗净,煮熟。冬笋去皮,洗净,煮熟。葱去根须,洗净,切末。鸡脯肉洗净,煮熟。
3.将海参、鸡肉、火腿、鸭肫、香菇、笋、猪肉均切成小方丁。
4.鸡蛋磕入碗内,加精盐20克、葱末5克,搅打均匀。
5.将锅置火上,舀入熟猪油75克烧热,放入虾仁滑熟,捞出。
6.放入海参丁、鸡丁、火腿丁、干贝、香菇丁、笋丁、鸭肫丁、猪肉丁煸炒,加入黄酒、精盐10克、鸡清汤25毫升,烧沸,盛入碗中作什锦浇头。
7.锅置火上,放入熟猪油150克,烧至五成热时,倒入鸡蛋液炒散,加入米饭炒匀,倒入一半浇头,继续炒匀。
8.将饭的2/3分装盛入小碗后,将余下的浇头和虾仁、豌豆、葱末10克倒入锅内,同锅中余饭一同炒匀,盛放在碗内盖面即成。
小贴士:
扬州炒饭不同于家常蛋炒饭,配料众多,工艺精湛,按文索骥,可登大雅之堂。